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以防灾减灾日为契机,上城区各街道(管委会)纷纷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防灾避险知识送到大家手中、心中,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助能力,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望江街道联合区发改经信局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走进在水一方社区,开展人员疏散演练。现场,消防工作人员讲解常见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和日常应急处突技巧,并将参练人员分为救援组、灭火组、疏散组等多个小组,通过模拟住宅突发火情,将理论融入实践,指导各小组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安全有序地开展应急灭火、疏散逃生、人员救护等实操项目。通过此次演练,进一步增强了物业、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凯旋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景芳社区、景华社区、杭州春芽实验学校及景华小学联合开展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活动组织开展地震演练,演练前,各班级通过动画视频、情景模拟等方式,系统学习了地震避险“黄金三步法”——伏地、掩护、抓牢。演练时,学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沿预定疏散路线有序撤离,全员安全抵达操场集结区,实现“零跌倒、零掉队”的演练目标。演练结束后,师生们走进国家级防震减灾教育基地——杭州景华地震科普馆展开深度研学,体验“地震模拟小屋”。

丁兰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联合丁桥消防救援站、民安救援队在丁兰实验小学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通过紧急情况逃生疏散演习、防溺水安全教育、模拟火场消防逃生屋体验、灭火器实操、抢险救援车器材参观及讲解等一系列活动,让全体师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防震避险和应急疏散的方法,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笕桥街道联合花园小学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安全逃生演习演练。随着校园内警报声骤然响起,防震演练正式开始,师生们用手护住头部,弯腰低姿,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向操场撤离。各楼层和楼梯口均有老师值守,引导学生疏散,确保疏散过程安全有序,避免了拥挤和踩踏事故的发生。演练结束后,街道应急管理站工作人员向学生们讲授消防安全知识并开展消防设施设备使用培训。

闸弄口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深入浅出地讲解家庭火灾预防、地震避险、燃气泄漏处置等实用知识,学习科学逃生技巧;亲子互动区里,孩子们通过趣味游戏和安全知识拼图,在寓教于乐中掌握应急避险技能。此外,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联合濮家小区组织开展地震逃生演练,在专职消防员的指导下,各班学生按照预定路线,猫腰捂头、有序撤离,全校千余名师生用时2分40秒全部抵达操场指定区域。演练结束后,专职消防员讲解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现场指导学生上台操作。此次联合演练不仅检验了学校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更让应急避险知识真正“入脑入心”,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注入了坚实力量。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队、杭州市人防工程平战结合服务保障中心、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发改经信局(区国动办)、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湖滨中队、湖滨街道城建办、湖滨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岳王路社区、杭州保盛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携手杭州市天长小学(孝女校区)开展了一场“童城”平安校园“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暨应急综合演练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防灾知识讲座、参观人防工程等环节,帮助师生掌握科学避险技能,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模式,推动全社会防灾意识提升。

采荷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组织钱杭社区及物业人员开展实战演练,重点检验防汛挡板操作和沙袋堆垒技能。针对发现的物资调配和操作问题,现场优化流程、明确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在采荷残疾人之家,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联合洁莲社区对特殊人群开展应急疏散演练,通过火灾场景模拟20余名学员掌握逃生路线规划、灭火器操作及互助避险等技能。此外,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还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社区”活动,组织应急消防队伍深入常青苑社区、采荷残疾人之家等单位,向居民讲解暴雨洪涝、火灾逃生、居家隐患排查等知识。

紫阳街道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邀请上城蓝天救援队,面向胜利实验学校师生,开展防灾减灾讲座。讲座期间,蓝天救援队员们讲解和演示了地震、火灾等灾害应对知识及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进一步深化师生应急安全素养。

东站枢纽管委会在顾家大厦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在防灾减灾知识宣教后,管委会组织一线工作人员开展疏散逃生演练、火灾模拟逃生屋体验、灭火器实操等科目,有效提升了一线工作人员应急逃生和紧急避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