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都有!”随着教官一声令下,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教官手持枪械展示战术动作,一套行云流水的“换枪连招”演示完毕,操场上顿时响起阵阵惊叹。3月20日上午,上城区中小学生国防主题教育“戎光行动”在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未来校区正式启动。启动仪式现场,由学生与驻校教官共同组成的军体拳方阵进行了汇报展演,嘹亮的口号声在校园里久久回荡。

2024年初,区教育局依托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推出“幸福成长圈”协同育人行动,其中“橄榄绿进校园”被列为十大重点育人项目。为进一步深化国防教育成效,今年3月起,特升级推出“戎光行动”。该项目聚焦“强军校园汇、国防科技体验、实战技能挑战”等核心板块,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筑牢国防意识,将爱国强军的种子播撒进少年心田。

目前,“戎光行动”已在多所学校里开展

一起来看看吧!

强军校园汇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将军大讲堂”成为同学们探索历史的窗口。戎创讲师团军事专家走进江河汇校区,通过战史案例与装备解析,为四年级学生还原烽火岁月,以专业视角诠释和平的珍贵。同步设立的国防装备展示区吸引师生驻足,实物模型与互动展项构建起立体课堂。学生们在观摩枪械拆解、体验装备操作中感受国防科技魅力,让“行走的思政课”焕发出蓬勃育人生机。

杭州市澎博小学课间15分钟的“国防装备角”成为最热门打卡点。战斗机模型、雷达设备等展品前围满好奇的学生,教官现场演示枪械拆解时,孩子们屏息凝视,触摸装甲车履带后发出阵阵惊叹。“原来真枪这么重!”“我以后要开战斗机!”稚嫩的童声此起彼伏。活动通过“可触摸的国防教育”设计,将红色基因融入互动体验,在拆装瞄准镜中感知科技力量,从装备重量里体会军人担当。

国防科技体验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的戎创教官化身“机甲战士”,在校园巡逻中即兴开展战术教学。当机器狗编队完成物资运输演练时,围观学生爆发出“太科幻了”的惊叹。活动现场设置“科技作战体验营”。在军事侦察区,孩子们通过AR眼镜辨识伪装目标;物资运输环节,无人机与机器人协同完成穿越障碍挑战。这种“角色扮演+科技实操”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组装单兵装备时理解系统思维,从战术协同中感悟团队价值。

杭州市澎雅小学的戎创军校教官带领学生探秘机甲构造,解析装备原理,前沿科技展示区不时爆出“原来导弹这样制导”的惊叹。电子打靶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当枪托抵肩瞬间,操场鸦雀无声,同学们屏息瞄准的专注眼神里跃动着强军梦。科技报国的种子已悄然生根,少年们用笔迹稚嫩的留言卡拼出“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实战技能挑战

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的智能装备方阵前围满探秘的小军迷。装甲车模型履带旁,孩子们跪地观察传动结构;智能机器狗编队突进时,此起彼伏的“卧倒!隐蔽!”指令声中,小观察员们同步伏低身形;电子靶区传来密集的“砰砰”声,同学们抵肩瞄准,激光准星在AR屏幕上划出优美弹道。“它们搭载红外热成像系统,夜间能锁定3公里外的目标。”戎创教官手持战术平板,实时调取机器狗传回的侦察画面。在亲身参与与趣味交互中,国防意识如同一颗颗饱满的种子,深深植入少年心田。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丁蕙实验小学的电子靶场内,学生们屏息凝神抵肩瞄准,激光标线在靶心跃动的瞬间,科技强军的认知随弹着点同步烙印;战术训练区,穿戴防暴装备的攻防演练让协作意识在模拟对抗中淬炼成型;擒敌拳方阵里,少年们拳风破空,每一声呐喊都激荡着热血。这种沉浸式国防教育构建起“认知-体验-立志”的成长阶梯,防弹背心的重量转化为责任认知,战术手语的精准演绎着团队精神,最终在少年心中铸就“时刻准备着”的信仰坐标。

当“智能装备”与“青春力量”在校园交汇,当“橄榄绿”与“红领巾”携手同行,国防教育正以生动的方式谱写新时代的爱国篇章。未来,上城区还将通过国防知识竞赛、红色快闪等系列活动,引导更多青少年在国防文化熏陶、红色基因浸润、英雄模范引领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国防力量,激发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