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现在怎么处理?员工都有健康证吗?”上城区南星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员在辖区一家面馆,对店铺基本信息、垃圾分类、餐饮服务等20多个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事项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经查,你店铺经营的饰品标签未按照规定进行标注……”在上城区九堡东大门商品交易中心,九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员对“网络直播监管一件事”“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一件事”场景开展联合检查,包括营业执照、消防安全、办学行为、食品安全等多项内容,发现问题后便将一份《责令改正通知书》开给了店主。
这是上城区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最多查一次”的缩影。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为进一步助力杭州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推动执法助企不扰企,上城区探索推行“部门+街道”两级行政执法计划,使行政检查减量增效,让企业发展更安心。
“去年以来,上城区以减少扰企扰民频次、精准监管高频违法事项为切入点,对21个区级执法部门的286个行政检查事项进行合并,并将对象相同、时间相近的检查活动统筹为‘一次上门检查’,形成了166个跨部门年度检查计划,有效降低入企检查频次。”上城区行政执法统一协调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上城区共协调开展“综合查一次”1.1万余次,2025年预计再缩减30%以上部门检查计划。
“以前检查人员分批多次上门,多少会影响我们的经营。现在变成了联合上门检查,检查次数减少了,检查后还对我们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指导整改,对我们来说确实省事多了。”辖区某商店老板表示。
除了执法计划的事先统筹,“行政行为码”的上线让被检查的企业“心中有数,心里不慌”。一次检查中,四季青服装市场某服装店老板发现,通过扫描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出示的“行政行为码”,能在手机上第一时间查询到检查时间、项目和结果等内容,“一扫就一目了然,好比吃了一颗‘定心丸’。”
截至2024年底,上城区以“全上平台、全部亮码”的要求严格规范行政检查,共实施亮码检查1.2万余户次,亮码率近100%,有效遏制了扰企行为。
2月7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对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协调提出了具体要求。上城区司法局以企业反映强烈的执法重难点入手,组织开展了涉企多头重复检查专项监督、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对查实的执法问题专门制发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监督问题部门落实整改,进一步推动监督闭环。
目前,上城区已经建立起了对亮码执法、规范取证、全程记录等执法“关键程序”靶向监督机制,还利用AI智能回访,从市场主体中精准获取监督线索,及时向执法部门预警和提示,持续推动整改检查过度、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等问题,为上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法治活力。(来源:杭州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