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一群系着棕色围裙的宝妈们正麻利地包着大肚馄饨新鲜现制的酸奶酪飘出醇香这里是新工社区"巾帼共富工坊"的共富小厨房,随着宋韵巾帼公司创始人将第一笔共富基金注入电子屏,一个由街道妇联组织牵线、社区搭台、女性共创的共富新模式正式启航。从7平方米的社区工坊到杭州3家连锁门店,从20名宝妈就业到带动24户家庭增收,这场以"巧手经济"破题的共富实践,正书写着新时代女性创业的鲜活范本。

妇联牵线搭桥,巧手经济激活"她力量"

2024年7月,在紫阳街道妇联的撮合下,浙江宋韵巾帼商业控股有限公司与新工社区碰撞出智慧火花。社区腾出30平方米空间作"共富基站",企业输送馄饨包制、酸奶发酵等技术,精准锁定辖区宝妈、退休女性等"隐形劳动力"。通过"前店后坊"模式,20余名女性在导师指导下,仅用三天就熟练掌握了标准化生产流程。当首批300盒鲜肉馄饨在"共富小集市"半小时售罄时,62岁的退休人员激动地说:"没想到带孙子间隙的手艺也能变成钱!""小门店"转动"大民生",巾帼创业孵化器显神通

2024年7月15日,江城路上10平米的明档窗口飘起炊烟,"大肚馄饨·巾帼共富工坊"首店开业即创下单日营收破万的纪录。这处由社区提供铺位、企业负责装修运营的"创业试验田",迅速成为周边居民的便民早餐打卡地。更令人惊喜的是,通过"1个社区工坊+1家实体门店"的结对模式,30平方米的新工社区共富空间成功孵化出24个女性就业岗位。数据显示,参与社区共富工坊项目的宝妈在30平米共富空间内通过融合就业模式平均月增收3750元;"大肚馄饨·巾帼共富工坊"门店6个月即带动15万投资成本全额回收。如今在上城区新开的2家门店里,清一色的"娘子军"正用巧手包出日均4000元的"共富加速度"。共富基金闭环造血,舌尖美味温暖全社区

"共富工坊每生产一盒馄饨,就有0.2元注入‘社区共富池’"。在工坊的智慧大屏前,社区书记展示了独特的"美味循环",通过《巾帼共富池管理与使用规则》实现资金定向流转,既为学员发放劳动报酬,同时又反哺社区治理,帮扶弱势群体。这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模式,让共富资金产生倍数效益。在"商业+公益"的双轮驱动,工坊既是创业孵化器,更成为社区治理的柔性支点。

从灶台到柜台,从家庭到社会,"巾帼共富工坊"重新定义了女性价值实现的维度。当全职妈妈毛夏超在门店里娴熟地教新学员擀皮调馅,当共富集市上"宝妈牌"馄饨与非遗手作相映成趣,当心智障碍青年第一次领到工资......这些温暖瞬间,正汇聚成共同富裕最生动的画面。在这里,每一双翻飞巧手都在编织希望,每一粒饱满馄饨都在传递温情,而街道妇联组织穿针引线的红色纽带,正将千万个"她力量"紧紧相连,共同缔造着属于新时代女性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