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望江街道紧扣区委“产业突破年”主题,以“八大行动”为总牵引,系统推进“八大重塑”,全域打造“最美红巷”,奋力打造“街道范例”标志性成果。全年累计获省、市领导批示肯定10件,获中央、省市官方媒体宣传报道338次,获评杭州市打赢翻身仗经济攻坚行动集体嘉奖等市级以上荣誉6次。
(一)紧扣中心抓党建,用“一份份成绩报表”凝聚“党建统领”最大合力。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履职与高水平发展,系统重塑团队的认知标准、思维路径和评价体系。一是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报表。一体推进五项举措,示范带动287个党组织、5258名党员全覆盖学习,累计开展《条例》解读培训43场、警示教育会23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精准用好“第一种形态”,处置问题线索35件。配合打造上城区廉洁教育馆,承办各级廉洁教育参观、廉洁文化活动等123场,覆盖党员干部近3000人次。二是纵深推进“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的报表。抓实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高标准推进社区补短促长,近江东园社区获评省“红色根脉”示范村社、市五星示范村社。全面构建“领雁学堂”社区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体系,先后开展社区干部交流展演4次、集体外出研学5次。建立健全“双向共管”机制,轮值开展“汇流聚力”流动党员主题活动8场,入选全国组干学院杭州市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课件。三是试点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改革的报表。健全专业服务“一本账”,精准匹配183个服务项目,创新“四单服务模式”,单一服务片区化统筹招引等4个案例被市级收录。迭代“红苗学社2.0”、创新“一米视角”看世界,深化推进“父母茶座”“小伢儿议事会”等,服务覆盖青少年4800余人次。完成徐家埠、婺江、大通桥社区3个“幸福邻里坊”建设,清泰门社区获评省级示范村(社)党群服务中心。
(二)服务大局抓经济,以“一组组数据增长”展现“共富考卷”最优业绩。坚持把产业突破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把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首要追求,聚焦重大工程、重要项目、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抓进度。一是聚焦经济指标增长。街道1-11月累计税收20.3亿元,同比增长8.67%,28家重点企业税收破千万,6幢楼宇税收过亿,社零总额、出口、外资、固投、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均排名全区前列。认定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个,招引优质基金公司14家,落地高能级总部项目7个。新引育服务业领军人才44人,市D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44个。“152”重点项目金地中心完成竣备,凌迪总部、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二是聚焦老幼残困服务。新增在水一方、婺江社区“幸福助餐点”,老年助餐服务设施达10家;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193户,新增残疾人稳定就业13人,面向大学开发见习岗位226个;依托全省首批“一试双证”试点企业巨量认证,培养持证数字高技能人才66人。三是聚焦生活品质提高。平稳完成1718户回迁安置选房工作;全面完成13个小区41万方旧改任务,完成老旧小区电梯加装10台、签约更新43台;22个小区老旧燃气管网改造翻新,8个小区二供改造通水。完成省、市文体类民生实事项目5项,新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4个,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17场,宋韵嵌入式体育公园获评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第二批标志性成果。创新“人大+检察”民生项目监督模式,获《浙江人大发布》专题宣传。
(三)对标“红巷”抓治理,让“一个个难点攻破”成为“最美红巷”最佳案例。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以“最美红巷”“13379”工作体系为载体,聚焦民生与治理难题破题攻坚,努力推动固有优势迭代和新发优势重塑。一是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妥善解决台商唯康老人公寓续租事宜,《遇见杭州真幸福》感谢信获姚高员等领导批示肯定。统合资源打造“工友之家”,面向辖区26个工地6000余名工友提供“一站式服务”,获全省工会系统学习推广。迭代升级“多元众筹·公益相亲”,全年落地民生项目12个,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二是公共治理提质增效。试点先行“一呼百应”入选2024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首创“新风尚·小哥说”小哥圆桌会,得到全区推广。强化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共治,试点御潮府小区扩大化业委会工作法,获业主广泛好评。打造“银鼓荟”“绿伢联盟”2个“街事荟”平台,吸纳60余家商户共建“5必议”机制、街区自治公约。健全大综合“134”体系,执法投诉举报下降15%。深化民间河长治水模式,“星火护河治水”入选全省河湖长制工作典型案例。三是公共安全平稳有序。深化司法调解机制,预防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纠纷“三解”工作法入选全市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完成应急消防站机构改革,平稳推进日信国际消防整改,试点电动自行车数字化安全管控工作,落实“九小场所”“拆窗破网”等安全整治2692处。安全拆除M21公元服饰城1.2万方违章建筑;全年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案损实现双降;26个在建工地建设平稳有序。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布局之年。新一年,望江街道将紧扣省委“132”体系架构,有效落实市委、区委承接举措,高质量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先行地、城市新区风貌展示标杆地、中心城区共富善治实践地”三个地建设,助推“产、城、人、文”融合的望江新城发展,为“最杭州、新上城”打造不懈奋斗。
(一)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匠心望江·智向未来”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先行地。对标市五大产业生态圈打造与高质量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打造以两大期货平台为牵引的大宗商品金融服务中心、以元宇宙为核心的未来产业创新策源中心,数智时尚、现代消费、文化产业并向发展的“两心三链”产业发展体系。一是全力打造大宗商品金融服务中心。围绕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建设,以两大期货平台为牵引,打造秋涛路——富春路“两台五楼”金融产业标杆集聚街区。二是全力打造未来产业创新策源中心。充分发挥杭港科技大厦虹吸效益,深化“一核多点”的“中国元谷”规划产业布局,打造集XR终端、人工智能、数字娱乐、低空经济等赛道的元宇宙产业集群。三是推进数智时尚、现代消费、文化产业并向发展。发挥凌迪Style3D引擎作用,结合巨量学头部直播引流,构建以九天、置地为代表的清江路服装市场及中烟仓库、肉联厂宿舍的“四美经济”时尚产业圈层,逐步形成具有全省影响力的“数字+时尚”场景。紧扣杭港高端服务业示范区核心地域优势,以香港新世界一、二期、地下步行街及始版桥未来社区商业空间为载体,持续丰富数字消费场景,打造时尚消费新地标。打造国家短视频基地、新世界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娃哈哈艺术中心、城市年轮工业遗存承载地为载体的“两心两地”,助力发展之江文化产业带“上城发展极”。
(二)聚焦群众高品质生活,努力打造“潮涌望江·杭港客厅”的城市新区风貌展示标杆地。对标“城市封面”推动街域面貌有机更新,力争实现3个“有感可及”,让望江新城“烟火气”与“高颜值”并存,形成独具特质的鲜明标识。一是推动城市基础提升有感。完成始版桥引领型未来社区以及大通桥、徐家埠、耀华3个旧改版未来社区创建,加快构建全域未来社区生活圈层。配合做好婺江路、始版桥直街等8条路段建设交付和始版桥公园等31处区域性改造工程。继续推进2个老旧小区燃气改造、17个二供改造小区移交水务管理、电梯加装和更新等工作。完成2024年度回迁预安置1718户结算领房工作。推进实施新塘河(望江段)入河排污口治理工程。二是推动城市管理提档有感。在望江公园打造杭州首个“生态廊桥”,争创全市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典型案例。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融合,开展九大专项整治行动,实现执法效能“三降三提”。进一步推动“大物业”建设,探索形成“四圈共治”工作体系。积极创建无废、宁静、低零碳生态细胞,落实“专人专管专治”,常态维持辖区30余处4万余方无主绿地状态良好。三是推动文化惠民提质有感。构建“望江新潮”街域文化品牌,围绕崇文向善、文明韵味等四大体系,推进“望见浙礼”“始版印迹”等四大项目。新建“昇空间”“宋韵美学空间”等文化阵地,以及未来社区百姓健身房等4处嵌入式体育场地,做优“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创设街社贯通“文体服务包”,涵盖全民健身、匠心集市、“望颐年 共学园”等5大系列活动,计划全年举办活动不少于110场。
(三)聚焦基层高效能治理,努力打造“聚力望江·党群连心”的中心城区共富善治实践地。坚持以打造“始版桥未来社区共富基层样板”为主抓手,迭代“最美红巷”“13379”体系建设,系统推进“四大攻坚行动”,创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一是党建引领聚力行动。结合始版桥社区“空中坊巷”建筑特性构建三级组织体系,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做实家门口的集成式服务六大场景和十大项目,推进善治共享型“未来社区”落地。持续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聚焦圆满换届和争星晋位,以“望青学堂”“领雁学堂”等载体抓实“群雁”能力提升、“两委”选优配强、储备充实到位。发挥大综合下沉力量、挂包部门等资源优势,推广御潮府、婺江家园三园等“三方协同”下沉共治模式,聚力赋能基层治理。二是暖心服务惠民行动。打造睦邻社区基金会工作室,以“企企合作”“社企合作”推动“多元众筹·公益相亲”品牌外延、实体运行。建成耀华、始版桥社区2个“幸福·邻里食堂”和婺江社区“医养护驿站”,深化“为老周周行”“银龄望江”为老服务项目。推进始版桥未来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与康养驿站空间融合一体打造,探索做好未来社区全龄友好服务“大文章”。三是平安护航提能行动。迭代升级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力争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案损双降。深化推广“电动自行车智慧管理系统”,实施全年度循环监督检查,常态化推进根治欠薪治理,确保辖区工地安全稳定。抓实“大矛调”体系,吸纳专业律所组建法律服务联盟,助推清泰门社区争创省级民主法治社区。四是群团荟萃点亮行动。聚焦共青团“伙伴计划”基层实践,以“轮值式”服务模式动员更多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打造“骑士之家”“一站式”服务阵地。深化“家校政社”育共体联盟,推深做实“家长学校”“父母茶座”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试点“礼行周三”服务日品牌,使之成为继“最美人墙”后杭州文明交通又一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