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安全工作的方针,提升居民住宅楼应对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浙江省消防条例》《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灭火救援预案编制导制》和《杭州市上城区采荷街道办事处应急预案》
(三)工作原则
1、加强预防、防控结合。
建立健全火灾事故预防工作机制,坚持预防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险情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三个区域性微型消防站)和物资准备(避灾安置点物资、代储协议单位物资),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
2、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按照属地社区负责,实行属地管理。根据险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险情进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区处置”。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处置,有效的出动并联动有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疏散、救援工作,避免事态扩大,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居民住宅楼火灾特点
1、居民住宅楼户与户之间均有有效防火分隔,同时多户住宅烧毁可能性较小;起火楼层的直接上一层受到烟熏和火烤的危害最大,相邻户略小,直接下一层受火灾影响小但扑救过程中受水浸损失较大(因我街道老旧小区多为预制板建设,横梁连接处漏水概率很大)。
2、居民家庭装修材料、家具、家电等多为可燃性材料,发生火灾后蔓延较为迅速,同时产生大量烟气,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且财产损失较大。
3、电器设备多,用电负荷大,电气线路情况复杂,用电高峰期间发生火灾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家庭用火不规范,可能造成火灾的有厨房用火、照明用火、迷信用火、吸烟、家庭聚会庆祝等等。
4、居民住宅交通条件差,支小路、幢间路错综复杂,高峰时段影响消防救援、医疗救护等特种车辆驶入并开展各项应急救援工作。
5、采荷街道辖区范围内多数居民住宅自动消防设施不足,以现有的自动消防设施难以满足大型火灾和火灾猛烈阶段的扑救需要,需要社区微型消防站、区域性微型消防站人员开展早期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居民火灾扑救的注意要点
1、加强居民对火灾的预防,强化消防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力度,尽量减少楼道堆积物、消防车道违停车辆、登高场地违规占用、大功率用电器使用。
2、尽力培养辖区居民发现火灾的能力,除加强防火巡查的,鼓励居民发现火灾第一时间报警并联系社区、街道,为火灾扑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3、社区微型消防站、区域性微型消防站应积极开展火灾事故的初期处置,尽量将火灾控制或消灭在初期阶段,同时组织人员提醒影响范围内的居民安全疏散。
4、合理利用社区微型消防站及属地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及人员力量,采用正确的处置方法集中优势人员力量控制初期火灾。
5、一旦火灾进入高速发展或猛烈燃烧阶段,要果断将力量部署向救助人员生命方向转移,其他人员控制火势引导消防队员进行火灾攻坚战斗。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
1、社区根据所管辖区配置消防设备、设施的不同情况,依据本规程制定相应的火警、火灾应急处理预案,成立应急处理小组,明确分工,保证发生火警、火灾时,通讯畅通,应急处理小组成员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开展灭火工作。
2、社区火警、火灾应急处理小组按照自己制定的应急处理预案每年上、下半年各进行一次消防演习。
3、火警、火灾应急处理小组应包括社区服务中心所有成员,分成指挥组、灭火救援组、警戒组、设备组、疏散救护组等。指挥组应由社区主任担任,灭火救援组、警戒组应由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担任,设备组由设备维修人员担任,社区其余人员担任疏散和救护等工作。
五、火灾处置程序
(一)事故确认
当接到火情报告后,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物业工作人员)携带消防器材赶赴现场进行火灾确认,确认火灾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社区、街道值班领导及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24小时值班电话(88940119/85266190),并报119,视情向110、120等有关部门求救。同时社区负责人应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并在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街道值班领导等到场前进行指挥,组织社区力量灭火救援。
确认火情后,值班人员还应积极联系当场处置人员饼干网现场,尽快明确火灾现场发生的地点、位置、楼层、起火物质以及是否有人被困等基本信息并通报给消防部门并派人至明显位置迎候消防车辆。
(二)火灾的初期处置
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接到通知后,应根据“1+3+2+16+N联动体系”立即安排就近的区域性消防救援站出车并联动其他两个区域性消防救援站、重点单位联动消防站(中纺中心服饰城、昆龙童装城)、周边其他重点单位消防站,携带灭火器、水枪、水带等消防器材赶到报警现场查看确认。同时通知、组织就近疏散;迅速使用消防灭火器、水带、水枪等各种办法开展灭火工作,帮助相邻的住户开展疏散和重要财产的转移。
如有人员受伤,优先抢救伤员至地面安全地带等候120急救车辆到达处置。如有人员被困,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逃生绳、逃生软梯、微型云梯等设备协助救助,若火势太大无法及时开展救援工作,则通过呼喊、手机等各种方式,联系并安抚群众耐心等待,在家中的安全区域坚守待援,同时给予水枪保护。
(三)协助消防队处置
若火势太大难以扑救或属地消防救援站已经到场的,现场指挥权交由消防救援站的指挥员担任,同时全体人员积极配合参加辅助灭火工作。辅助灭火工作应分工负责,主要有以下职责:
指挥联络组、灭火救援组、警戒组、疏散救护组
(1)指挥联络组
1、由社区负责人负责(后续根据到场领导具体情况移交),保证通讯畅通。
2、火灾初期组织火情侦察、掌握火势发展情况,确定火场的主要方向,及时上报街道;向各组明确布置任务,检查执行情况。
3、消防救援站到达现场时,及时向消防救援站指挥员报告火情,并将指挥权及时移交给消防救援站指挥员,服从统一指挥,按照统一部署带领人员执行。
4、用扩音器等设备,供指挥人员按疏散顺序指挥大楼内的人员从消防通道疏散。
(2)灭火救援组
1、由微型消防站队员担任。
2、接到火警、火灾扑救的命令,带上灭火器材和救生、破门工具(多层还应根据着火地点消防设施配备情况,选择带上消防水带、水枪和室外消火栓专用扳手等灭火器材和救援器材),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按照现场指挥人员的统一安排,从疏散楼梯快速上到着火层和相邻的上下层,迅速展开水带,接上水枪和消火栓,先打开消火栓,开始灭火和控制火势蔓延。
3、若有人被困火中,首先以救人为第一目的。
4、在不明火势大小的情况下,采取谨慎的态度和安全的操作方法。
5、若有爆炸危险源,应在保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清理,消除危险源;若无法及时处置爆炸危险源的,应及时、详细的报告给前来处置的属地消防救援站,并为他们提供必要支持。
(3)警戒组
1、由微型消防站队员担任,负责发生火警、火灾的居民住宅楼外围的警戒。
2、第一时间清除进入居民住宅楼消防通道的路桩、违停车辆阻挡,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引导消防车行进;
3、阻止围观的群众靠近着火的建筑物周围,防止灭火和救人时须打碎的玻璃从高空掉落下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疏散救护组
1、接到火情通报,立即到现场,保证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畅通。
2、按消防指挥的疏散顺序,负责现场群众从楼梯疏散,疏导、护送居民有秩序地疏散至安全区。
3、根据名单逐房逐间点名检查,核实疏散人员是否安全撤离火灾现场。
4、对受伤的人员进行简单的包扎和处理,对重伤者,联系救护车并护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四)善后处置
1、扑灭火灾后,警戒组应保护火灾现场。
2、社区、应急消防管理站应查明或协助查明火警、火灾原因,核实或清查火灾损失情况,分别主机向街道有关各办各中心、区各有关部门提交火警、火灾报告。
3、社区服务中心联动物业服务单位应安排清洁人员清理地面、楼道水渍。
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采荷街道办事处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