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城区审管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和区委一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三级政务服务协同体系建设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两项重点工作,精简审批流程、减轻企业负担、夯实交易监管,全力打造国际化、现代化共同富裕典范城区的一流政务服务窗口。今年以来,我办先后承接“云勘查”线上核查、“1+N”远程异地评标等省级试点,以及政务服务数字监测系统应用市级试点,获评“2021年度全国创新创优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蝉联“杭州市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创建突出贡献集体”,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十佳公共资源交易机构(区县级)”。
一、今年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
(一)抓好“主阵地”管理,夯实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基础
一是守好“圆心”,丰富“兜底办”服务内涵。深化“网厅融合”,打造“联办式”综合窗口,实现“一次取号一次串联办事”,关联性业务重复取号率由75.4%降至20%,平均等候时长缩短35%。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开展领导和党员干部轮流坐班,累计处理办事咨询、疑难问题等500余件,有效解决办事群众“跑多次”难题。二是延伸“半径”,巩固“就近办”现有成果。选优配强街道政务服务力量,累计向全区11个街道下沉政务服务专员29名。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星级创评为载体,推动街道平台标准化建设和数字化改造。依托“一网通办”系统,96.55%的事项已实现“网上办”“掌上办”,102个事项已实现区内全域通办。三是激活动能,丰富“自助办”实现形式。进一步完善全区综合自助服务机网点布局,布局180台,覆盖居民小区、交通枢纽、综合商圈等。试点“政银合作”,增设杭州银行丁兰支行1号网点服务专区,提供51项个人及企业类高频事项办理。
(二)把握“主动权”原则,巩固公共资源交易领先优势
一是创新电子化交易,快出成果。启用“云上开标直播系统”,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数字化见证、全过程详实记录、数据实时交互。作为试点城区,顺利完成上城首个主场项目“1+N”远程异地多点评标,75%以上的项目支持异地评审。二是对标规范管理,早出制度。扎实做好省委巡视“回头看”相关问题整改推进,制定上城区《产权交易规则》《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规则》《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专员制度》等,公布《2022年度上城区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持续加强招投标动态监管,确保交易过程公正阳光。三是聚焦多元助企,多出成效。助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倡导400万元以下工程采购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招标,政府采购项目中小企业竞标占比已达55%。研究涉及亚运建设项目简易审批流程,开通“绿色通道”,为涉亚项目保驾护航。盘活村社集体资产,试点商业综合用房“预租”模式,有效提升资金回笼效率,实现产业发展和村民利益多方共赢。
(三)树立“主战场”意识,打造数字化改革标志成果
一是细处着眼,聚焦数据归集。试点全市唯一的政务服务数字化监测系统项目,通过串联市、区、街、社四级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数据,打造全省审管系统首张“数据图谱”,构建政务服务“数字矩阵”,有关做法两次在《浙江信息》录用刊发。二是实处着力,聚焦统筹联动。作为全省“食品经营许可+核查”唯一试点,打造“云联勘”线上核查审批应用,自5月上线以来,已累计为72家食品经营企业提供线上指导、线上踏勘168次,广受企业好评。持续优化企业开办一件事“数字墙”,实现“分钟制”全域覆盖、全时感知、全效管理,提供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三是深处着手,聚焦迭代更新。继续擦亮“尚小易”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系统“金名片”,有效降低综合交易成本85%以上,迭代“小额便利店”场景,进一步提升交易效率、增强监管效能。
(四)坚持“主旋律”导向,激发窗口队伍建设内生动力
一是夯实党建引领根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主要领导带头学、党建联建联动学、群团组织跟进学、青年宣讲创新学等形式,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与市审管办、部分街道和社区、江苏银行城东支行等单位进行支部共建,开展“党建联建”活动。二是彰显模范先锋担当。积极参加全市审管系统“窗口树形象,服务展风采”专项活动,区政务服务中心荣获全市审管系统首批“流动红旗”、区级“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成立志愿服务大队,举办“崇军月”系列活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交通劝导、窗口坐班、网格走亲等基层服务工作。三是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正风肃纪会,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树“三观”、讲纪律、守规矩,教育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邀请辖区居民代表、企业代表、外籍教师等群体作为“清廉机关”行风监督员,常态化走进“两中心”明察暗访,持续改善窗口作风效能。
但是,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仍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如对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的理解有待进一步深化;针对政务服务和招标投标领域工作创新试点的上城标签性、省市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各进驻审批职能部门的工作协作力度和派驻人员的归属感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街道和社区承接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和推广“网办、掌办、就近办”的势头有待进一步加速;窗口人员为民服务意识和作风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
二、2023年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
2023年,区审管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以打造全省领先、全市一流的政务服务全新综合体为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党建引领推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助力上城在奋进“两个先行”中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区。
(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推动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落地生效
确保大厅搬迁调整平稳过渡。按照现有空间容纳量,综合考虑新大厅设计方案,嵌入智能化服务创新功能,为企业群众提供“无感审批+有感服务”新体验,打造具有上城辨识度的智慧大厅。提升平台标准化管理能级。构建政务服务大厅“四位一体”标准化服务体系,以部分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为试点,推广应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闭环运行机制。完善企业服务需求响应机制。设立“企上·陪跑工作组”“企上·顾问服务组”“企上·代办工作组”,统筹全区涉企事项集成服务、系统联办、全程代办、联审协同、跟踪管理等服务功能。
(二)以公平阳光高效为目标,推动交易放管结合蹄疾步稳
完善交易监管系统。迭代升级“尚小易”,建设“一键招标”等子场景,完善其“小额便利店”和预警监察功能模块。实现产权交易项目“网上可办”。探索应用评标专家费数字人民币支付形式。打造高效监管闭环。通过市、区平台一体化、专家抽取自动化、云上开标常态化、远程评标异地化等举措,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常态化应用“双随机、一公开”模式,不断规范交易行为。健全基层管理体系。强化基层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专员业务培训,健全交易管理工作例会制度、区级与街道平台“2+2”对话制度、区级平台岗位实习制度等工作机制。针对村社集体项目,完善“区级-街道-村社”逐级指导的管理体系。
(三)以聚力建设现代政府为目标,推动数智政务提质增效
聚焦“指标争先”。发挥各审批部门合力,紧盯服务满意度中的“跑零次率”“即办率”“承诺压缩比”等国考指标,结合省市考核要求,持续提升“一网通办”使用率,鼓励涌现更多的创新案例,力争“一地创新、全省共享”。聚焦“跨省通办”。进一步强化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建设,加强同长三角地区协调联系,进一步配强专业咨询团队,拓展高频服务事项范围。聚焦“无感审批”。推广应用非现场踏勘“云上勘查”模式,撬动更多领域审批提速增效。探索内部数据共享等方式归集、核验企业信息,简化办事流程,进一步提升“云联勘”改革成果在全市的影响力。
(四)以内强基础、外树形象为目标,推动党建引领赋能发展
扩大“党建联建”朋友圈。发挥党建优势资源集聚共享效应,与共建支部深入培育“政务+金融”“交易+助企”新亮点。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进一步加强区、街、社联动,深化“百千万”民情联系机制。激发改革争先新动能。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凝聚团队合力,培育党员干部责任担当和争先意识。以评优树先为载体,挖掘典型案例,激励党员干部争先创优。建好能力提升“大课堂”。加强党建带群团,定期开展面向窗口人员的行为规范、专项业务培训,组织技能竞赛,提升业务水平。发挥“审心在线”青年宣讲队作用,提升表达能力,展现审管风采。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日常巡查监督,长鸣反腐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