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区审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和中心重点工作,牢牢把握上城审计工作实际,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上城区全面建设独具韵味的国际化现代化共同富裕典范城区作出应有贡献。具体情况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审计机关的自身定位,服务全区中心大局

1. 立足政治定位,服务区委决策。充分发挥区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的积极作用,召开上城区委审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会议闭会期间,推动对《关于2021年度上城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的书面审议。

2. 助力中心重点,谋划审计项目。根据省市要求,结合共同富裕、亚运等重要主题,谋划实施审计项目24个,为全区中心重点工作提供助力,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 坚持解放思想,学习重要精神。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组织开展“审计工作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多层次、多层面开展学习活动,覆盖到中层干部、在职干部、退休干部等多个层面,掀起学习新高潮。

(二)弘扬上城审计的核心精神,培育审计特色文化

1. 立足审计特色,构建五大培育方向。谋划专属于审计工作和审计事业发展急需的文化体系,初步构建“向心、奋斗、传承、成长、清廉”五大文化体系,丰富展示党建引领、干事创业、关心关爱、学习提升、风清气正五大文化场景,带动和凝聚全局上下党员干部不断奋进。

2. 契合审计需求,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依托审计局机关“红审护航”特色党建品牌建设,大力实施“519”(5类19项)审计文化建设工程。目前15项具体工作载体已启动实施,4项正在积极筹备,即将按计划逐个推进。相关做法被《浙江日报》报道宣传。

3. 倡导审计精神,提升审计核心价值。从近年来上城审计涌现出的各类先进、模范中深入挖掘和梳理,总结提炼出以“忠诚、担当、秉公、奉献”为核心的上城审计精神,体现审计干部的“气质”和“性格”,展现审计专业形象。

(三)发挥“经济体检”的审计作用,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1. 履行主责主业,实施审计项目。一是重点关注资金绩效,引导规范运行。扎实推进同级审和“5+4”政策专项审计,关注政策总体推进情况,做到事实清、定性准、数据实。二是重点关注群众满意,助推共同富裕。围绕亚运场馆、教育经费、未来社区、国有企业改革等重要项目开展审计,展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成效,赢得群众满意支持。三是重点关注权力运行,夯实经济责任。拟定文件对经责审计结果运用、问题整改进行规范,做好领导干部离任经济事项交接。

2. 推动审计整改,落实长效管理。围绕七张清单中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全过程处置流程,严控扣分点、把牢加分点,在加分模块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开展举一反三16次,其中推动主管部门针对问题开展面上排查12次、建章立制4项。上报主动发现问题并被市级采纳问题8个,关于征迁安置的案例在省审计厅11个地市报送的案例中荣获第一,并被推送到省委办,最终获评为省委示范案例。

3. 强化内审指导,推动长效运转。一是对全区74家单位(含街道)的内审工作情况进行了摸底梳理。二是结合省内审新规,在全区内审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进行普及宣传。三是推动出台《上城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草拟《上城区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制度(试行)》。四是通过组织开展“以会代训”、“以审代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培养 内审骨干力量,打开全区内审工作新局面。

4. 加大技术投入,提升数治水平。打造财政资金审计管理系统,推动内部审计全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场景建设,完成4项试点,积极推动数字化改革,借助技术手段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四)注重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打造审计铁军队伍

1. 加强群团建设,增强内聚合力。坚持“党建带群团”,有效发挥工会、妇联桥梁纽带作用。成立共青团上城区审计局支部,有效加强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干部参与市局“一季一赛”运动会、红歌比赛,区总工会“迎亚运运动会”等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机关内在活力。

2. 参与急难险重,体现审计担当。面对疫情防控的急难险重工作,主动派出干部参与。一是全人员参与志愿服务。在审计人员相对较少情况下仍然主动参与防疫工作大局,提供支援服务近300人次、1000余小时,覆盖3个街道9个社区。二是全流程参与防疫工作。在防疫的各个流程,为区委办、区纪委、区防控指挥部输送人员。三是全责任参与隔离值守。派出2名干部,连续超期值守达35天,服务管理隔离人员556人次。

3. 加强实训锻炼,提升干部素质。派出多名干部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活动,抽调9名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过硬的同志参加市、区工作。其中,四川甘孜州雅江县挂职1人、市审计局2人、市委巡察组1人、区府办1人、区“八大行动”督查组1人、区亚运会场馆运行1人、亚运相关督导督查2人。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下步,区审计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省党代会等重要精神为指引,立足上城区情实际,积极发挥审计作用,为上城区全面建设独具韵味的国际化现代化共同富裕典范城区各项工作增添动力。

(一)加强自身建设,放大文化强审新优势。坚持“群团工作体现温度,党建工作体现厚度”的工作理念,积极发挥党建统领优势,大力培育独具韵味的审计特色文化。一是继续深入推进审计文化建设。结合“519”工程,继续推进审计文化建设,序时开展“红审善业”技能比武、“红审成果”转化提炼、“红审满意”项目回访、“红审协作”现场督察、“红审清单”价值输出,有效提升审计软实力。二是继续深入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强化“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紧紧围绕局党组的领导,加强各科室、全局干部的向心力、凝聚力。主动服务好局内民主党派干部,进一步增强党外干部政治意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三是继续深入提炼审计精神内涵。从审计工作实际和上城区情出发,在弘扬审计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具有上城审计特色、能够充分代表审计干部品质的审计精神外延,结为今后审计工作开展和审计事业发展提供内在支撑和动力。

(二)加快思路转化,放大塑造变革新优势。充分利用大数据审计技术,推动内部审计全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继续探索和集成数据审计技术方法体系,增强运用数字化手段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持续优化“数据分析+现场核查”的数字化审计方式,牢固树立“深查须看准、所查必有用”的理念,切实提高审计效率效果。

(三)加大监督力度,放大问题管控新优势。推行全流程审计业务质量控制,加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协同,提升审计质量。按照“三个坚决不放过”的要求,运用审计成果深化整改问责,加大“七张问题清单”重大审计问题清单的推进力度,着力攻坚体制机制性难题和“老大难”问题。主动联合财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整改督查,督促被审计单位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努力提高审计整改率,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体现审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