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统筹实施规划编制。完成《杭州市上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经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通过,并由区政府印发实施。绘制《杭州市上城区高端产业地图》,明确“3+2”梯队式产业体系。

2.谋深谋实共富工作。编制上城共富系统架构图,分解落实15项标志性成果、64项重点工作任务、38项重大改革任务;梳理10余个项目,纳入重点培育库;出台《上城区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打造“十分优享”圈层体系。

3.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联合编制联盟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建立联盟经济数据共享基础框架;开展“品牌影响力提升行动”,联合人民网进行联盟九区“最繁华”“最烟火”等主题宣传,推出长三角五城六区品质消费节;正式对外发布《长三角商务楼宇一体化评价体系》,得到浙江日报、解放日报等媒体报道,接受长三角热线专题采访。

4.做好拥江发展工作。完善水质监测预警分析,市控以上水质考核断面均达标;举办宋韵文化节、钱塘江文化节,建成开放海塘遗址博物馆、非遗展示馆、刘江艺术馆等重点文化场所;西湖大道等9条“迎亚运”窗口展示道路精彩呈现,完成国际化标识系统提升改造;钱江新城二期建设加速推进,望江区块从全市最大城中村向国际新城华丽转变。

5.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工作。1-9月,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2个“152”省市县长工程项目均已开工并入库;2个省“4+1”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56亿元,完成率为197%;33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目标的120.61%;三堡、新塘等5综留用地均序时推进,新出让工业用地2宗共计35.4亩。

6.加快两大系统数字化改革。数字社会领域,5个试点应用列入全省数字化改革子场景应用,“残疾人之家”在全省57个区县共702家残疾人之家机构进行试用、优化,“学后乐园”与教育部、省教育厅完成业务数据对接。数字经济系统“智慧商圈”等2个场景获浙江自贸区杭州片区第一批优秀改革试点荣誉。

7.推进新制造业计划。新增高泰昊能、威星智能等6家企业“未来工厂”培育企业,高浪电子商务等3家企业入选“云端工厂”培育企业。深化数字化“百千万”行动,新增入库高泰昊能、天马时控等数字化攻关项目5个,蒲惠制造入选浙江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截至目前,我区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隐型冠军企业4家。

8.助推都市农业经济高质发展。积极实施现代种业发展项目和农业“双强”项目。推进勿忘农种业的“农作物商业化育种企业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打造全省唯一的商业化育种重点实验室。做精做优“农宝惠”优质农产品进社区活动,累计30多家知名企业150余种农产品参展,提高本地农产品美誉度。

9.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区营商环境迎评专班,强化评调查体系研究,针对攻坚重点和薄弱环节,压实部门牵头主体责任。“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杭州经验。编制印发《2022年上城区信用建设工作要点》,上城区“信用+消费”应用场景入选全市“一区一特色”应用场景。

10.完善集体“三资”监管。正式出台《关于加强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即“1+10”制度),修订经合社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起草《上城区股份经济合作社领导班子薪酬考核制度考核办法》;对60个经合社进行全覆盖专项审计。

二、2023年工作思路谋划

1.持续抓好规划评估。组织开展《杭州市上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

2.持续抓好经济运行监测。牵头完成《关于上城区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提高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质量和针对性,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3.持续抓好重点指标考核牵头任务。围绕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等,合理设置相关考核指标、任务、权重等,确保年度目标序时完成。

4.持续抓好固定资产投资。抓项目储备,摸排梳理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省市重点项目等三张清单,明确2023年市级主体政府投资项目及2023年出让、储备、做地“三个计划”,努力实现“拿地即开工”,力争出让留用地5宗。

5.持续抓好对口帮扶。进一步深化实施雅江松茸产业数字化提升项目和剑阁县“帮帮摊”项目,争取把两项工作打造成上城帮扶金名片。

6.深入推进共同富裕建设。持续优化共富项目培育创建工作,争创更多省市试点、实践。持续推动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完善“十分优享”圈层体系建设。

7.持续抓好拥江发展工作。加快推进钱江新城二期建设,办好宋韵文化节、杭州美术节、杭州国际工艺周等主题活动,谋划打造沿钱塘江、大运河、解放路等轴线的“城市风景线”,推进沿江、运河等绿道建设。

8.深入推进全国重要高端服务业中心建设。依托《关于推进上城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发展,深入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9.持续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精准梳理行业头部企业面临的最共性、最高频、最紧迫的服务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提升专班化运作效能,滚动更新营商环境建设任务清单,做好月调度、季盘点、年评估,确保营商环境试点城市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