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区应急管理局、区教育局、丁兰街道主办的区2023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丁蕙实验小学顺利开展。市应急管理局减灾处处长陈勇,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应急管理局局长韩剑出席活动。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坤,各成员单位、各街道分管领导等及学校12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地震警报响起,学校组织师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按照既定预案,校领导小组立刻组织师生就近躲避在坚固的墙角或桌子底下。听到疏散信号后,全校师生有序迅速地撤离教室,疏散到空旷安全的场地。整个过程井然有序,达到了预期效果。
陈勇对地震逃生演练中学校的有序组织、师生的快速响应给予了肯定,赞赏学校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他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不断与自然灾害斗争和抗争的历史,今年以来中国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他强调,在自然灾害面前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只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助能力,才可在关键时刻保护好自己和亲人,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
韩剑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要持续提升有效预测、有力应对自然灾害并快速恢复的综合能力,共同打造韧性未来;要用活区域内的丰富场馆资源,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随后,大家参观了丁蕙实验小学的生命体验馆。作为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丁蕙实验小学借助特色场馆开展防灾知识等专题培训,普及安全防护知识。此外,学生还参与了现场互动体验,通过实践操作学习到了更多防灾减灾新知识。
上城教育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增强师生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素养,持续推进防灾减灾教育工作落地做实,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