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7日至2020年5月29日,杭州市审计局对我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特殊教育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调查,根据《杭州市特殊教育发展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杭审教科调报〔2020〕11号)反馈,上城区残联党组高度重视,召开党组专题会议研究,认真分析报告中发现的问题,学习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并迅速组织专班进行整改,具体整改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公告如下:
一、审计问题整改情况
(一)关于“上城区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尚未建设”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区积极开展融合教育,区域内中重度的学前儿童到学校学前班就读;一般中轻度的孩子直接到相应幼儿园融合学习,再辅以到机构去参加康复训练。早在1991年,我区依托杭州市杨绫子学校的优质资源,创办了学前班,1994年建立学前康复班,开设了“1+X”的集体学习加个训康复的学前康复教育模式,实施智障幼儿的早期干预;2005年又成立上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6个街道分别布点至少1个以上资源教室,为特殊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教育咨询、教育筛查、教育诊断、教育转介、教育方案、教育训练、教育评估等一条龙专业服务,并进行医教结合研究,成效显著,是教育部首批“医教结合”实验基地学校;此外,我区重视加强“家、校、社”联动,根据家长们的实际需求以及孩子教育的现状制定计划,每年6月在全区规范开展特殊需要学生全面筛查工作和随班就读学生认定及鉴定安置工作会,做到随班就读学生认定与安置的科学、慎重、适性。随着近两年全日或半日的康复机构数量增加,已经基本满足了区域内特殊幼儿的康复需求,当时区政府提出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建设这个设想已经不存在推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下一步我区将紧紧依托杨绫子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五家省市定点儿童康复机构专业服务能力,实现资源整合,提高我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康复锻炼整体水平,满足区域内残障儿童的实际需求。
(二)关于“上城区存在重复享受助学补助”的问题审计期间发现的重复享受助学补助的残疾人,我会及时与他们沟通进一步宣传了补助相关政策,取得残疾人的理解,他们积极配合整改在2020年5月15日最后1人的春风行动助学补助款也已追回(3000元春风行动助学补助款退回市总工会附证明)。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助残专干队伍培训不到位:因为个别社区残协初审人员岗位换人,后续工作人员对政策的了解认识不清晰导致工作出现偏差。
2、助残补贴审核把关不到位:区残联复核申报材料采用的人工比对的方法只注重一个一个材料的审核,缺少横向纵向对比的意识,在现代科技产品发达的年代如网络支付给材料审核带来新的问题缺少经验,导致把关不严未能发现两头申报的漏洞。
3、部门信息协同共享不到位:缺乏统一的居民大数据共享平台,多部门服务对象数据无法实现有效交换对比;依然存在部门本位主义的情况,职能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落实不够,从而产生与总工会春风助学补助重复发放的问题。
三、整改措施
1、加强教育、提高责任意识:约谈残疾人教育补助主要责任人和工作人员,进行风险提醒和廉政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今后残疾人补助应补尽补杜绝各种重复发放问题。
2、部门协同、完善联动机制:加强与区总工会沟通,在补助期间主动与总工会进行各种方式的数据交换防止重复发放;加强与民政、教育部门合作,落实残疾儿童保障,完善残疾人服务机制。
3、加强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加强残联系统从社区到区残联干部的政策培训和计算机应用培训提供业务水平,深刻领会残疾人优惠政策精神,做好各项工作的衔接,增强工作责任心把好初始关,依法依规服务好残疾人。
杭州市上城区残疾人联合会
二○二○年十一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