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级诊疗制度出台背景
答:随着卫生健康事业改革与发展,居民健康水平大幅度提升,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和水平显著改善,疾病负担得以缓解,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等各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伴随老龄化、城镇化、社会经济转型,居民基本健康需求增长迅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带来了挑战。主要体现在现有医疗服务体系布局不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不能有效满足激增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等服务需求。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提能增效的重任,以三级医院为主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不仅使用了大量优质医疗资源,还引起居民就医不便,造成医疗费用负担加重,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进一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要求,这是新时期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有何意义?
答: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卫生与健康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制定该文件有何依据?
答:依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杭政办函〔2017〕20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更高水平医疗联合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杭政办函〔2018〕121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杭医改办〔2017〕3号)等文件精神制定。
四、分级诊疗工作内涵是什么?
答:分级诊疗工作的内涵概括起来16个字,即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基层首诊就是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双向转诊通过完善转诊程序,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逐步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急慢分治是通过完善亚急性、慢性病服务体系,将度过急性期患者从上级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机构下转,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上下联动是积极发挥在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分工协作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需实现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基层首诊和转诊,并构建布局合理、层级优化、功能完善、协同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合疾病诊疗特点,围绕患者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等不同需求提供科学、适宜、连续、高效的诊疗服务。
五、我区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总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共享、创新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获得感为出发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发展。群众自愿就是坚持政策引导、群众自愿,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结合诊治能力提供转诊服务。统筹共享就是要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依托高水平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创新发展是在国家、省市确定的改革方向和原则下,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勇于突破,建立符合实际的体制机制。
六、我区推进分级诊疗工作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一是通过认真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引导基层首诊、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慢病管理、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加强高水平医联体建设,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二是通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落实多点执业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绩效分配和激励机制、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分级诊疗保障体系。
七、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杭州市上城区卫生健康局
解读人:李世宏,联系电话:0571-87033499。
解读人:李世宏
职务:上城区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