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司法局:
2018年,江干区司法局按照市司法局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紧密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标准和“新时代世界名城首善之区”建设总目标,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工作能力,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齐抓共管,夯实法制工作基础
(一)领导重视。局党委高度重视法制工作,专门召开会议专题讨论研究制定《江干区司法局2018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多次听取法制工作报告,及时解决基层执法队伍力量配备等问题。全面落实依法行政领导责任制度,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和监督机制,有效保证全局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
(二)落实工作。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受办分离”“一网办事”服务工作,落实局领导到一线窗口坐班常态化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加强全区人民监督员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人民监督员考核培训。推进法律服务领域“双随机”抽查监管,落实抽查监管全覆盖,促进浙江省“双随机”抽查管理系统在我区的全面应用,全年共进行“双随机”抽查49次,累计抽查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63次,发现问题3个,一一整改到位,法律服务行业得到进一步规范。
(三)强化监督。推进执法监督检查常态化运行,加大执法案卷的评查力度,落实“日常检查”和“年度检查”、“联合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机制,开展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考评,做好规范执法监督工作。配合做好“关于建立第三方调解机构解决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建议”“关于我区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等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协助做好省、市、区人大对司法行政系统开展的司法监督工作。落实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组织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开展执法监督活动,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二、突出重点,规范法治政府建设
(一)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严格执行《江干区司法局“三重一大”重要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试行)》,对《2018年度江干区司法局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细则》《江干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广工程实施意见》等重大行政决策,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等规范程序,确保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二)落实行政合同管理机制。依照本单位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签订的行政合同进行备案登记、合法性审查、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做好统计、存档、清理等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行政合同合法性审查方面作用,规范合同签订程序,共出具法律意见书14份,查找合同漏洞65个,均落实整改修订。
(三)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托区政府信息公开网、“钱塘普法”微信公众号、“江干司法”微博等载体,进一步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及时公开调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发布信息600余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查询,有效推进透明规范执法。
三、优化队伍,打造司法行政铁军
(一)党建引领,强化廉政建设。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部署开展“四提一争、打造标杆”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坚守法律底线,践行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升法制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中共杭州历史馆参观学习等“固定主题党日”活动,创新开展“15分享”青年党员学习小课堂,开展机关干部走基层访实情活动,树立司法行政队伍新形象。未发生因职务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因其他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情况。
(二)集中学法,增强法治意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落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活动常态化机制,部署开展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宪法修正案为重点的主题学习宣传活动,推进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五个一”活动,累计举办宪法宣传党员律师先行、“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参观学习、“美好生活法治同行”“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近百场。开通江干报、江干新闻网“以案释法”专栏,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行政执法能力。落实学法用法三年轮训行动,全区公务员网上学法考试连续10年实现参与率、通过率“双百”目标。
(三)强化培训,提高履职能力。贯彻落实《浙江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积极参加省市区有关部门组织的执法人员培训班,组织开展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业务培训,选派干部参加行政执法证考试,提高全局干部的行政执法水平,切实做到照章办事、规范执法。现我局已有31人取得行政执法证,执法岗位持行政执法证比例达到100%,大大充实了我局的行政执法力量。
特此报告。
杭州市江干区司法局
2018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