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江政办发〔2018〕73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已于2018年11月5日印发,现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今年年初杭州市提出“国高企”三年倍增的目标,发布了《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杭政办函〔2018〕64号),全市“国高企”到2020年要达到5688家,力争达到6000家。杭州市政府专门召开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推进会,明确我区2018-2020年新增“国高企”任务数分别为31、38、46家(力争数37、43、50家),到2020年达到230家(力争数24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81.4%、84.7%、88%。为认真落实杭政办函      〔2018〕64号文件要求,我局以情况专报形式报送了《关于我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工作的报告》,根据领导批示精神,我局牵头制定了《行动计划》。

    二、主要举措

    《行动计划》内容主要分三大部分和一个附件。

    第一部分是培育目标。一是数量倍增。全区“国高企”的数量在2017年基础上实现倍增,到2020年达到240家,力争达到260家。全区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市高企”)和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每年新增100家以上,到2020年达到800家,力争达到900家。二是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3个百分点以上,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7年的78.1%增加到88%。三是能力提升。重点推进研发机构建设,每年平均新增15家以上,到2020年总数达到100家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0%,2020年授权量达到300件。

    第二部分是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培育认定工作。建立健全“国高企”培育库制度。加大对“国高企”申报认定的财政支持力度。给予新认定国高企60万元补助和奖励,市区财政各承担50%。对首次评定为“市高企”的,给予10万元奖励。大力引进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二是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企业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支持企业建设各类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发明专利创造。三是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加强产业平台精准招商能力。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四是构建双创生态体系。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拓宽科技“创新券”使用范围。强化企业创新服务。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江干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二是加强调查研究。三是加强考核监测。四是加强综合保障。

附件是《江干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表》。总体上根据倍增要求,按照以下三条原则进行分解:一是以2017年钱塘智慧城、各街道的“国高企”数量为基数;二是钱塘智慧城作为科技创新主平台,在倍增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任务数;三是个别街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任务数。

    三、适用范围

    本《意见》适用于江干区各涉及部门、钱塘智慧城及街道。

    解读机关:江干区科技局高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