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21日在江干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江干区人民政府区长滕 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2年,是江干在建设中发展、转型中提升、创新中奋进的一年。一年来,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全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385亿元,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258.5亿元,增长 12%;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350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3亿元,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销售(营业)收入290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48.7亿元,增长29.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财政总收入8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2.9亿元,分别增长1.1%、2.4%,剔除房地产企业税收后,其他企业入库税收61.6亿元,增长19.8%;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7648个;计划生育率为98.6%。一年来,我们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人口计生阳光统计示范单位,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优秀单位、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区、省流动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区。

(一)抓调整促转型,经济发展开创新局面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制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落实企业专项扶持资金2.7亿元。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完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文化创意、电子信息、旅游休闲等产业税收保持两位数增长,三次产业比重预计调整为0.2:32.7:67.1。东方电子商务园荣获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优秀产业园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称号,浙江省大学科技园被评为省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三里亭1737建筑设计聚落被认定为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出台专项政策,加快实施“金融新蓝海”战略,举办首届“金融服务周”活动,金融衍生业产税2.98亿元,增长366%。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1家企业进入上市申报程序。现代商贸快速发展,娃欧商城等商业项目顺利开业。城市工业稳健发展,完成工业投资4.8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增长3.2%。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外资、外贸、外经、服务外包完成情况全市领先。

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杭州国际商贸城项目全面启动,引进中润·杭州中心综合体项目。编制皋亭山景区旅游专项规划,游步道项目如期开工。科技园区集聚税收千万元以上企业17家,绿谷·杭州项目地块完成摘牌。楼宇经济发展迅速,56幢楼宇产税20.5亿元,增长24.8%,打造税收千万元楼宇32幢、亿元楼宇4幢。文创产业集聚度提高,新增文创产业园(楼宇)8个,万事利集团、嘉德威集团入选省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完善区领导跟踪联系制度,加快实施“810”重点产业项目,中国人寿大厦等项目顺利开工,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研发大楼一期等项目竣工启用,8家专业市场完成改造提升。

招商引税不断深化。打造“浙商新高地”,编制建设浙商总部中心战略规划,出台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政策意见,成立全省首个浙商服务中心,累计吸引浙商投资72亿元,引进浙商总部6家。成功承办全省浙商创业创新推进会和中国商帮峰会暨杭商论坛等活动,累计完成市外到位资金167.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推进地块招商,累计出让地块15宗532亩。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世界500强韩华生命保险、华润万家(杭州)购物中心等32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顺利落地。建立健全协税护税工作制度,重视引进和培育新税源,完善税源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税源监测与管理,税收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

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启动创新型城区创建,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创新型经济加快发展,新增科技产业集聚平台10万平方米,实现高新技术企业销售产值114.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61.3%。科技金融结合取得新突破,建立区科技投资公司,设立9000万元投资引导基金,与省创投集团、华睿投资、市产业投资基金等建立合作关系。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成立区科技发展中心,在全省率先成立科技服务联盟,科技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长37%。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家,列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83个。建立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3家。建设质量强区,杭锅集团等4家企业获首届区政府质量奖。

(二)抓攻坚促功能,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

征地拆迁有效推进。基本完成杨公剩余区块、红五月东区块农户拆迁,有力推进三堡社区整体征迁。保障线状工程建设,推进城东新城“一环一井四通道”征迁交地,顺利完成环站南路和新塘路下穿段等项目拆迁。大力推进“征迁扫尾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三大新城”、艮北区块、运河沿线等重点区域征迁扫尾取得突破。全年拆迁住户1632户、企业138家,拆迁面积173.4万平方米,交地3683亩。

基础功能有效提升。以道路建设“攻坚年”为抓手,扎实推进32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配合九堡大桥、德胜路东延、秋石快速路三期建设和艮山东路污水管网修复工程。彭埠、红普路泵站完成建设,丁桥、大农泵站主体竣工,和睦泵站如期交地。全年自主建设主(次)干道10条、支路31条,基本建成地铁配套主(次)干道2条、支路7条。建成公共停车场(库)12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520个。创建省级文明示范农贸市场4家,改善背街小巷、道路33条,改造提升公厕20座,实施屋顶水箱整治304个。

安居工程有效突破。大力推进“回迁安置年”行动,制定实施“1+3”安置政策,安置房建设回迁取得新突破,累计开工建设安置房67.5万平方米、竣工81.1万平方米。顺利完成弄口、定海、唐祝、草庄、新风等区块回迁,全年累计完成回迁安置4878户12764套、总面积200余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闸弄口区块公租房项目顺利开工,普福区块公租房项目序时完成交地。强化保障性住房规范化管理,“三房四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启动国家级生态区创建,九堡镇、丁桥镇通过国家级生态镇省级公示。加强“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深入实施水环境质量改善五年规划,对19条河道实施生态修复和清淤整治,累计清淤11.7万立方米,形成浮岛、圈养等多种立体生态景观。以在建工地为重点,切实加强扬尘治理,空气优良率为90.8%,高于去年。完成截污纳管项目60个,日截污量1万吨。绿化建设态势良好,实现扩绿41.8万平方米。完成屋顶绿化等综合整治5万平方米。

(三)抓监管促保障,城市管理得到新提升

监管机制加快健全。以城市管理机构改革为契机,创新管理机制,整合管理资源,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在闸弄口街道和丁桥镇成立城市管理监管分中心,实现监管模式由条向块、由单一向综合、由分散向集中的转变,城市管理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推行网格化城市管理,明确人员、责任、标准。全区清洁度、序化度、“数字城管”及时解决率位居全市前列。

保障能力加快提高。新接管道路15条、河道水域44.9万平方米、绿地54.6万平方米。重点开展地铁站点、钱江新城等区域道路养护、设施完善、交通疏导等建管衔接,有效保障了地铁一号线等重点工程顺利运行。加强停车监管服务,开展采荷人家、运新花苑停车规范化管理试点,全区共设置停车泊位6246个。实施生活小区垃圾分类143个、覆盖率达83%,全区垃圾处置率、无害化处置率均达100%。抗雪防冻、防汛防台等应急保障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重点整治扎实推进。围绕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两非”、渣土乱倒、出店经营、车辆乱停等专项整治行动,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城区环境面貌有效改善。坚持防违控违拆违一体化,积极开展违法建筑“专项整治月”和“拆违突击周”活动,坚决遏制新违建、拆除老违建,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407处24.5万平方米。

(四)抓投入促均衡,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

社会事业日趋繁荣。实施教育布局调整项目25个,交付使用学校(幼儿园)9所。启动凯旋、笕桥区域教育提升工程,全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81.3%。创建全国特色学校2所,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均位居全市第一。拓展和规范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进一步缓解。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开展按病种收费方式试点,创新阳光用药“四定”控制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启动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新(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率达100%,五星级预防接种门诊覆盖率达75%。承办省首届合唱节,成功举办夏衍研究会建会十周年暨“中国夏衍电影周”、“钱塘之韵”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文化工作绩效考核跃升全省第四、主城区第一。推进九堡东城文体中心和丁桥新城体育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建成基层文体设施示范(达标)工程81处。实施“立体式”计生利导机制,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社会保障日趋完善。加大财政投入,制定实施新一轮民生改善政策,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区级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开展就业服务进楼道试点,落实促进创业就业专项资金1.6亿元。积极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126个,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1.7万人,实现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4006人。推进社会保险扩面,企业养老保险净增1.2万人,工伤保险净增3.1万人,落实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即征即保”1965人。完善新型社会救助机制,推动社会救助“无缝对接”,累计发放各类救助款4153万元。依法妥善处置劳动纠纷,涉及金额1847万元,劳动关系和谐指数稳步提升。深化残疾人康复工程,“文化助残”在省、市推广,残疾人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社区建设日趋扎实。注重社区分类管理,理顺社区组织框架,拓展社区服务内涵,打造“彩虹驿站”、“新杭州人之家”等服务品牌,建成“一门式”服务大厅16家、便民服务网点183个。加快为老服务机构建设,新增养老机构床位590张,每百位老人床位数居全市前列,为5500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新建老年食堂17家,在城市社区初步形成为老服务“15分钟步行圈”。 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推广“责任社工”服务管理模式,315名社工获得全国社会工作师和助理工作师资格。

城乡统筹日趋深入。启动编制机场周边发展规划。保障经济相对薄弱社区(村)基本公共服务,落实资金1663万元。加快农业产业转型,新增外拓基地1800亩,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成功举办浙江省第三届鲜花展销会暨首届杭州(江干)都市花卉节。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成立街道(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5个,完成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完善试点2个。举办农民素质培训115期5682人。加强江干—建德区市协作,落实产业转移项目13个、协议投资105.5亿元、“联乡结村”帮扶资金393万元。

(五)抓基础促和谐,平安建设取得新成效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深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912件,调解成功率达99.8%。信访工作机制不断健全,领导干部定期接访,疑难信访事项实行公开评议,圆满完成十八大等重点时段安保维稳任务。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年”活动,省级挂牌信访积案化解办结率达100%。对19件重大事项开展风险评估,有效防范社会稳定风险。加大社会治安防控打击力度,全区刑事案件、“两抢”案件分别同比下降3.3%、8.2%,重大恶性案件破案率达100%。

公共安全持续巩固。建立“1+X” 安全生产机制,加强基层队伍和基础建设,深入开展“打非治违”、火灾隐患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系列大检查大整治活动,全面推广家庭经营加工场所等级化管理,安全隐患得到全面整改,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均实现“零增长”。推进“110”社会应急联动建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创建市级药品安全示范街道(镇)5个,创建食品、药品安全达标社区(村)108个、122个。

社会管理持续加强。深化基层“网组片”建设,共划分网格1036个、组建服务团队1782个、专业服务团队35个,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等级管理模式在全省推广。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在全市率先建立区、街道(镇)两级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推动社区主动警务建设,创建“零发案小区”36个、“控案先进小区”42个,挂牌区域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加强“和事佬”协会、朱学军法官工作室及专业调委会建设,在130个社区(村)开展“律师进社区(村)”活动,在征迁安置中引入“法律顾问团”,民主法治社区(村)创建率达87%,我区连续七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区”称号。

国防建设持续推进。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预备役建设,扎实做好“双拥”工作。圆满完成征兵和退役士兵安置任务,实现连续35年无责任退兵。

(六)抓规范促效能,政府建设得到新加强

依法行政进一步深化。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点建议和提案领导领办督办制度,共办结“两会”人大代表建议122件、政协委员提案106件,满意率100%。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公务员队伍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制定实施《江干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不断健全。

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顺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推进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和事项清理,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定出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构建区公共资源交易“1+3”管理框架。制定中心工作执行不力问责制度,加大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督。深入开展“进户入企、服务基层”大走访活动,累计解决基层反映的困难和问题3千余个。

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建全程风险防控机制,惩治腐败力度不断加大。出台街道(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完成全省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试点。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审核,积极开展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推行公务卡制度,92家二级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行政经费得到有效压缩。

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围绕解决就医、就学、就业、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按照“当年提出、当年实施、当年完成”的要求,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10件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期圆满完成。

同时,老龄、慈善、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红十字、人民防空、侨务外事、台湾事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得到继续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在应对挑战中推进转型升级,在复杂环境中推动科学发展,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共克时艰、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和所有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领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扎我区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关心和支持江干发展的同志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深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处于平台期,产业转型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足,征迁安置任务依然很重;社会民生的优质性、均衡性、普惠性有待加快提高;转型期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政府自身建设与打造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必须直面人民群众的关切,正视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推动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2013年政府工作的思路和目标

2013年,是江干落实“十二五”规划、实施《五年行动纲要》十分关键的一年。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国内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我国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迎来了更大的机遇,经济发展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省、市继续深入推进“浙商回归”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进一步政策举措,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实体经济、新兴产业发展。作为杭州市城市化建设的中心区、省市大项目的承载区、“浙商回归”的集聚区,伴随“三大新城”加快建设、地铁一号线通车运行、东站枢纽部分启用、市行政中心入驻,江干将进入中心区发展的新纪元。为此,我们必须认清发展形势,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加快发展中统筹兼顾,在发挥优势中全面突破,在超越自我中争创一流,以新的作为再创新的业绩。

按照区委九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的部署和要求,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建设“三城三区”决策部署,围绕“四新五化”目标任务,以 “狠抓工作落实年”为主线,全面实施《五年行动纲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创业创新、合力攻坚,扎实推进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建设。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201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区生产总值增长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2%;财政总收入增长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350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具体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四个必须”: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狠抓落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宽视野、创新思维、突破常规,用改革的方法破除体制的障碍,用开拓的思路化解要素的制约,用创新的举措突破发展的瓶颈,努力抢抓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机遇。二是必须坚持拉高标杆狠抓落实。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增强争先创优意识,时时处处对照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的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推动江干在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彰显特色。三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狠抓落实。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防止片面的孤立的割裂的本位主义思想,促进“五个现代化”建设的相互支撑、良性互动、有机融合,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四是必须坚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改进政风会风文风,不折腾、不懈怠、不搞花架子。深入基层群众一线,明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勇于直面困难问题,敢于碰硬、敢于攻坚、敢于破难,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三、积极有效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着力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发展楼宇经济,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监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科技引领发展创新型经济。实施创新强区战略,开展“四个一”创建工程,争创省级创新型城区。扎实推进绿谷·杭州项目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省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自主创新平台。强化科技投入,创新投入方式,深化产学研合作,拓展孵化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建设皋亭山科技城,新增市创新发展示范园1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企业梯队,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8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5家。强化招才引智,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江干创业就业,转化重点科技成果项目10个以上。强化以民引外,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优质民企与知名央企、国企、跨国公司强强联合。

集聚资源发展重点产业。加快实施产业规划,推进“810”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建成、实施、谋划一批特色楼、特色街、产业园、综合体,构筑具有江干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平台。实施“金融新蓝海”战略,建设长三角区域金融服务中心核心区。编制专项规划,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后台服务,强化法治监管,新增上市企业1家、创业和股权投资基金6只以上,打造特色股权投资业大楼。做强现代商贸产业,推动庆春商圈、钱江商圈、城东商圈商业项目加快建设,积极打造凯旋路特色街、新开河钱塘美食特色街,完成8家专业市场改造提升,加快繁荣商圈经济。做大电子信息、中介服务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两大潜力产业,培育发展互联物联网、生物医药两大新兴产业,稳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房产建筑两大优势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招大引强发展总部经济。深入实施“浙商新高地”战略,推进杭州国际商贸城、皋亭山景区等大项目建设,打造浙商总部经济中心示范区,努力实现区外到位资金1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引进企业总部15家、浙商总部8家以上。加大楼宇二次招商力度,强化精细化服务,楼宇入驻率提高10个百分点,楼宇经常性税收增长8%以上。加大土地出让招商力度,主攻重点商业地块,优先引进国内一流、全球领先的商业项目。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完善楼宇资源利益共享机制,深入开展协税护税行动,深化10%留用地集中布局和产业导向,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提升招商选资工作水平。

优化服务提升发展环境。把服务企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亲商、扶商、护商,强化引商、留商、育商,落实区领导联系企业制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优化政策服务,强化政策资金间接扶持,打造支撑重点产业发展和高端人才创业的政策环境。优化金融服务,深化科技金融创新,鼓励发展产业基金,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优化招商服务,深化浙商服务中心建设,推行行政审批“浙商直通车”,努力提升企业投资环境。


四、统筹协调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

坚持以“全域城市化、区域一体化”为目标,以规划为引领,强化征迁安置破难攻坚,强化区块项目开发建设,强化城市管理效能提升,加快提高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

高效能实施征迁安置。坚持政策平衡,强化综合保障,确保全年交地3000亩以上,拆迁住户1500户以上、企业100家以上,拆迁总面积120万平方米以上。有力推进三卫区块、新塘区块、三堡剩余区块、笕桥泵站、七堡杭高新校区、秋石快速路三期等项目征迁工作。加快白石、兴隆、丁桥新城二期等区块征迁扫尾。强化安置房方案设计联审制度,完善基础和生活配套,严把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开工建设杨公、水墩、兴隆等区块安置房,竣工验收丁桥社区三期和建塘区块安置房,有力推进彭埠、大塘、三义、常青等区块回迁安置。

高起点推进区块开发。加强与市级建设主体沟通协调,深化前期对接和规划衔接,全力抓好“三大新城”征迁及扫尾工作。充分发挥区级自转力,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加快实施艮北区块、运河沿线等10大重点区块开发与建设。积极推进笕桥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抓紧启动人防体验馆等节点项目,加快夏衍影视文化街区各项前期手续办理,高标准编制建筑设计方案。

高质量完善基础配套。积极配合市级建设主体,全力推进德胜路东延、秋石快速路三期、凤起东路及城东新城“一环一井四通道”等22条道路建设。自主建设主(次)干道18条、支路29条,加快昙花庵路、九华路、兴建路等道路前期和建设,全面建成天秤路、兴稼路等4条支路,启动浜河路、桥头路等5条支路建设。实施秋涛路沿线道侧环境提升工程,加快杭海路南侧社会停车楼等6个停车场(库)建设。结合地铁二号线建设,推进庆春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加快建设社区配套农贸市场,加大现有农贸市场二次改造提升力度。

高品质做精城市管理。强化基层基础,全面推行城市管理监管重心下移,加强社区城管服务室建设,着力扩大社会参与度,打造城市管理示范区。强化监管效能,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突出“三大新城”、九堡及地铁沿线等重点区域,着力提升综合保障能力。推进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分类小区全覆盖。强化专项治理,突出“两非”专项整治,加大停车、摊点、渣土等监管力度,力争“四化”长效、“数字城管”等10大项目考核名列全市前列。强化建管衔接,提前介入并做好新建道路、河道等基础设施接收工作,打造钱江新城、城东新城建管衔接示范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和耕地保护。强化防违控违,完善违法建筑发现、查处、拆除快速反应机制,坚决遏制新违建的产生。

高标准抓好生态建设。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区为目标,大力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努力建设美丽江干。加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深入实施运河和河道水体清洁工程,推进“四边三化”和“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深入实施截污纳管等改善工程,启用红普路泵站及艮山东路污水管网,推进九沙河、横一港等河道整治,加快建设三堡排灌站、沉砂池。加强工地、道路等区域扬尘治理,切实改善水气环境质量。深入实施“美化家园”工程,积极开展“多绿创建”活动,推进大型公园绿地、河道绿化、屋顶绿化建设,实现千桃园如期开园。做好笕桥镇、彭埠镇国家级生态镇创建工作。


五、凝心聚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惠民富民为民,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

倾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教育设施建设,实施丁桥大塘小学等教育布局调整项目26个。深化院校合作办学模式,打造区域优质教育品牌。加大学前教育扶持力度,创建市学前教育强区。开发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等特色校本课程,打造“活力校园·幸福教育”。深化以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等为重点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彭埠镇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扎实做好爱国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为载体,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举办首届钱塘文化节和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做强 “钱塘文化”等特色品牌,做好“钱塘江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开工建设丁桥新城体育中心,加快推进九堡东城文体中心项目。推进优质计生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努力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开展群众性救护培训不少于4000人次,提升红十字救助和服务能力。

合力构建和谐社区。以创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载体,大力提升社区建设和服务水平。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加快撤村建居社区转型,加大教育和引导力度,积极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加强社区物业管理监管和指导,强化社区物业差异化管理,不断提升社区居住品质。完善社区硬件配套,推广实施E家全能服务模式。实施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新政策,新增街道(镇)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2个,培育发展具有江干特色的社会组织。完善社工激励机制,探索社工专业化成长途径,努力提升新时期社工素质。

着力强化社会保障。推行就业网格化服务,成立区级创业者联盟,建立失业监控机制,帮助失地农民、大学生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提高就业稳定率和创业成功率,提升劳动关系和谐指数。培育华家池培训产业集聚区和人力资源产业特色楼宇,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完善城乡统筹社保体系,加强医保经办能力建设,城乡居民各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5%以上。深化居家养老工程,引入社会资源,加快养老机构建设,打造企退人员“银龄无忧”社会化管理服务品牌。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加大困难特殊群体帮扶救助力度。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努力推动区域统筹。完善经济相对薄弱社区(村)扶持政策,推动机场周边转型发展。深化村级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和股份制改革,开展股份经济合作社“阳光理财室”和“独立董事”试点。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筹办第二届杭州(江干)都市花卉节,做大做强花卉特色产业。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全年培训农民4600名。创建省级“森林村庄” 1个。深化江干—建德区市协作,开展新一轮“联乡结村”共建活动。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平安江干”建设,整合行政、司法和社会力量,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和化解工作。深入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年”活动,健全“五个一”信访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和终结。全面深化“网组片”建设,加快推进“多网合一”,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狠抓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消防、交通、建筑、防潮、校园等领域安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创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区。完善应急管理预案和机制,深化“110” 社会应急联动,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水平。

支持驻区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拥军优属工作。做好统计、外事、台务、侨务、民族宗教、人民防空、机构编制、防震减灾等工作,重视老干部、老龄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支持工商联、科协、侨联等开展工作。


六、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业绩,政府责无旁贷。唯有倾注全部汗水和心血,才能担当时代重任、不负人民重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时刻保持争创一流的进取意识、克难攻坚的拼搏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让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满意。

坚持科学行政。完善行政决策程序,不断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用创新思路和扎实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努力建设高质量的公务员队伍。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加大政府投融资平台监管,做好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切实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和实效。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工青妇、侨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高度重视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重视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调解和行政应诉,努力提高政府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坚持高效行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构建和完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机制,规范村社集体产权交易。深化部门预算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稳妥实施新一轮镇街(园区)财政体制调整。加强政务督查、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推动政府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坚持廉洁行政。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扎实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察,扎实推进内部审计和审计整改,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强财政性资金监管。厉行节约,压缩一般性行政支出,严格控制 “三公”经费,着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和廉洁型政府。

各位代表!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区政府始终要把人民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今年,我们将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完善举措,继续办好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一是新开工建设安置房50万平方米、竣工50万平方米、回迁安置5000套以上;二是完成截污纳管项目20个、公厕改造提升10座;三是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500个以上;四是扩绿25万平方米以上;五是建成启用农贸市场2个,完成4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六是交付使用学校(幼儿园)5所、竣工4所、开工3所;七是新(改)建基层文体设施30处;八是新(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个;九是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2600人,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3000人;十是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50张,为7000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成绩来之不易,我们理应倍加珍惜;展望未来,蓝图鼓舞人心,我们更要倍加努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同心同德、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奋发有为,为扎实推进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建设而努力奋斗!